有時的感觸,可譜成一篇文章,只看我願不願意。
經過這件小事,對、是小事,相信在很久以後的我來看,一定會恥笑現在的我,當然,我得留些線索給未來的自己,好讓「她」恥笑一番。
人生就是常常跌倒,也不用刻意為這些傷口包紮,它們,自然而然地會痊癒、進而消失
就像這次,馬利歐老師幫我寫了個推薦函,他誠實以對,毫無愧對自己,而我卻為了自身利益怪罪於他
沒有人必須幫我這些,尤其在學校碩班招不滿的情況下(笑
為此,我輾轉難眠,直到老媽的話在我耳邊迴響
『是你的就是你的,不用去強求。』
老媽是個看盡俗事的人,或許家庭因素造就,如此淡然,老媽在晚年的這種成長,著實讓我輕鬆不少,也讓我寬心。
這句話是在我大二,汲汲營營為了獎學金時,老媽在手機另一端諄諄教誨的話。我懂老媽說的每字每句,但那些詞句卻無法滲入我心,眼前的目標並非唾手可及,卻要我得來之且安之,我不願也不甘,我要做到最好、當然也希望得到好的結果。
然而,--應該是沒有轉折,其實在進高醫的那剎那,我就信了老媽的那套--,我到了大三深深地體悟那種感覺,用感覺去描述一種信仰,似乎不妥,但就是感覺。原本朦朧的一種意向,他化成了實體、鑽進了我的心口,使我急躁的心沉浸在一種安寧中.......
是的,研究所不過是條選擇,我不須拘泥於此,我可以去青年壯遊、我可以去國外做義工、我可以做很多我想做的事,在我根本不確定研究所是否是條適合我的路時,我不需要將自己的選擇封閉,畢竟,那只是其中一條路。
希望哪天我在演講的時候能說,我當年失利,但我做了更多遵循我心的事。